2009年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省环保厅联合主持召开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研讨座谈会。对与会者在会上作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思考感触颇深。

        随感一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众所周知的古诗名句,汉代阳关是位于祁连山北坡西端名叫南湖的绿洲,大泽汤汤,水草丰美;而今历史上的大泽早已干涸,裸露的土地在洪水、风沙的侵蚀下完全沙化,变成了沙窝地。

        历史警示着我们,生态脆弱、干旱而贫困的地方,大自然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最害怕的是一哄而上、“人定胜天”的“壮举”。古代文明因人为破坏化作沙漠中的片片废墟,现代文明进程中人们若不借鉴前车之鉴,也因会犯同样的错误而重蹈历史覆辙。如今还有人声称“西部蕴藏着无限商机”,甚至说“走,到西部去拾第二桶金!”

        实际上,西部大开发任重而道远。中国西部不同于美国西部,美国开发西部时,那里是生态基本完好的处女地,而我国现在的西部开发却是在前人两千多年开发基础上的再开发。西部建设首要的是生态建设,如果不首先改善环境,偿还前人的生态欠账,并在开发的全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的位置,那么,历史的舞台上还会上演“前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的无助而苦涩的故事!

      随感二  

       我们的地球是从一个没有生命、原始荒凉的星球逐步演变、进化,形成今天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的生命之舟的。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经过进化而形成的成熟、稳定的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已遭到了严重破坏。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全球工业革命浪潮中,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全球环境危机远比现代化生活来得更迅猛、更沉重,每年地球将损失2100万公顷的耕地,1100万公顷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作为21世纪的世界公民,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积极参与植树,节约能源,节省使用自然资源,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爱护每一块绿地,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亲近大自然,与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代车等等。

      “要让人们懂得和尊重树木的权利,山岳的崇高,个体的完善和荒野的价值。”(约瑟芬·约翰逊)地球的希望,孕育在人类每一个成员的觉醒和行动之中。

      随感三

      1998年12月4日时逢滇东北大山包发现黑颈鹤十周年纪念日,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11年来,协会在保护黑颈鹤中做了大量工作:组织志愿者前往巧家马树、永善茂林等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进行考察,撰写了相关论文及调查报告;积极争得了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全球绿色资助基金、英国环境发展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环保组织对滇东北黑颈鹤的援助和支持;在昭通市中心广场举办了主题为“黑颈鹤,我们共同的牵挂”的大型环保公益演出活动;在北京大学、广西南宁及云南昆明等高校实施“环保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开通了“黑颈鹤保护网”;利用参加国际环保会议的有利时机向国内外的朋友大力宣传倡议保护黑颈鹤。

       经过11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的数量,从1992年的350只发展到了2008年的1375只,增加了1000多只,大山包成为了全球黑颈鹤东部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协会因此获得了包括“中华慈善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等荣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希望崭新的21世纪充满勃勃生机和盎然诗意,有无数的生灵在自然的怀抱中,用翅膀或蹄爪,运行在辽远的天地之间,与人类共同享有生活的美好与永恒的和谐。

本文原载《云南日报》2010年1月15日第四版“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大家谈”专页

链接地址: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0-01/15/content_110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