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2012年2月24日第四版报道

那些鹤身后的故事

 

         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乡海脑壳村的护鹤员刘朝海,早上7点起床来到大海子水库边上数鹤,每次出门护鹤,老人总有带本子的习惯,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有关鹤的数据资料。黑颈鹤每次起飞的数量、时间,一个群落共有多少只鹤,全部飞完用了多长时间,每一项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就这样,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从中年到老年,一直坚持了21年,他还要继续坚持下去。美丽的黑颈鹤在一茬接一茬护鹤人和志愿者的共同呵护下,有了自己幸福的天堂。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曾在1988年宣布,10年后将有10种野生动物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消失,其中就有黑颈鹤。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大山包人骄傲地说,黑颈鹤不仅没有灭绝,而且正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加的势头。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乡,海拔在3000米~3200米,总面积1.92万公顷,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黑颈鹤是候鸟,“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这句谚语说的就是黑颈鹤在每年农历9月就准时从遥远的青藏高原来大山包越冬,不超过第二年的3月飞走,每年如此。黑颈鹤繁殖于西藏、青海、甘肃、川北一带,在藏南、贵州、滇东北等地越冬。黑颈鹤生活在高原的沼泽地带,以洋芋、蔓菁、青稞等植物性食物为主,而高原上生活严酷,食物短缺,加之幼鹤成活率低,所以黑颈鹤的数量很少,成为珍贵的“鸟类熊猫”。

        为了保护好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从民间环保人士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在保护区内,政府投入巨资迁移村民,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各项措施,开始全方位保护黑颈鹤。如今,黑颈鹤从1992年的350只增加到2012年的1168只,大山包也成为全球黑颈鹤东部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

        2007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对大山包保护区进行资源本底调查,进行大山包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开展黑颈鹤越冬生态习性研究,探索科学保护黑颈鹤的方法、措施及保护高原湿地的最佳途径。此外,保护区管理局还与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美国瑞尔保护协会等民间组织合作,在大山包保护区开展黑颈鹤监测、“通过社区参与式扶贫,加强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保护项目”和“瑞尔保护协会领导力开发项目”,为保护区村民提供沼气建设资金,发展替代能源,培养保护区业务骨干,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为恢复湿地生态,扩大黑颈鹤的觅食地,大山包保护区开展了固定耕地、天然林保护、退耕种草、打坝蓄水等恢复沼泽湿地的工作。从2008年开始,保护区就启动了湿地草甸恢复工程。核心区近800户、3000多村民甚至为了黑颈鹤的生存而迁移他乡。移民迁走后留下的耕地全部恢复成草场,黑颈鹤觅食和栖息的范围得以扩大。

        多年来,在大雪覆盖期及黑颈鹤迁入、迁出时节,保护区管理局都在黑颈鹤集中栖息的大海子、小海坝、长会口、勒力寨4个夜宿地开辟人工投食场,定时为黑颈鹤和其他越冬水禽救助性投放玉米等食物,民间组织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与保护区管理局共同投放玉米15万斤,大山包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典型的低温冷凉、灾害不断的气候特点,粮食生产水平低,经济收入单一,保护区群众的生活至今仍然十分困难。食物紧缺的冬天,黑颈鹤常跑到地里偷食,让大山包周围的村民原本就困难的生活更加难过,虽然他们没有伤害黑颈鹤,但“人鸟争地”、“人鸟争食”现象无可回避。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钟兴耀表示,农户过度放牧造成湿地草场退化,严重威胁黑颈鹤越冬。放牧对草场和湿地有严重的影响,还威胁到黑颈鹤越冬。尽管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扶贫,仍是杯水车薪。由于经济落后,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虽然有一定的补助粮和资金,但要恢复湿地、改善保护区生态仍然十分困难。大山包气候冷凉,植被单一,草场产草量极低,村民为解决生计大量发展畜牧业,造成草场严重超载,加速了湿地退化,对黑颈鹤越冬构成严重威胁。记者  邓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