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调研

省政府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调研督查组到大山包保护区调研

        2012年12月19日,以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杨延为组长的省政府“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调研督查组在市区相关领导陪同下至大山包保护区开展旅游开发、环境保护调研。

        督查组一行在中海子大山包黑颈鹤科普宣教馆查看了馆内布置,听取了黑颈鹤及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大海子湿地恢复情况及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情况,考察鸡公山旅游区旅游设施建设、环湖公路建设情况,听取了陪同人员对大山包旅游开发情况的介绍。督查组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后认为:大山包保护区应不断加强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第一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旅游设施建设,促进大山包保护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赵子蛟)

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领导到大山包保护区考察

        2013年2月21-22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红芳带领管理科长张德强一行四人,到大山包保护区考察。

        谢红芳局长一行与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就保护管理、科研、宣传、生态旅游、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座谈交流,对大山包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并诚挚邀请大山包保护区领导、职工在适当的时候到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学习。(计扬善)

杨晓君研究员到大山包保护区指导科研工作

        2013年3月11-12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杨晓君研究员一行四人,到大山包考察,指导黑颈鹤保护监测科研工作。

        长期以来,大山包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大山包保护区建立了野生动物监测站,每年黑颈鹤越冬期,都要派出专业研究人员,对黑颈鹤越冬生态进行跟踪研究。杨晓君一行查看了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科普教育馆,深入到大海子、跳墩河、勒力寨湿地和仙人田草地,对黑颈鹤等候鸟越冬及监测情况进行了考察,对正在进行黑颈鹤监测工作的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读博士董好岩的工作给予了现场指导,对大山包保护区的黑颈鹤等候鸟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计扬善)

昭通市林业局副局长阳勇到大山包保护区检查指导工作

        2013年3月14-15日,昭通市林业局副局长阳勇、林业工程师周华等一行六人,到大山包保护区检查指导工作。

        长期以来,保护区村民在土地利用方式上与湿地生态保护及黑颈鹤越冬栖息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冲突。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降低村民对土地的过度垦殖,促进恢复湿地生态,也一直是保护区工作的重要内容。阳勇副局长听取了大山包保护区与中国林科院昆明资源昆虫所合作试验种植特色药材“玛卡”的相关事项,认为这是促进保护区村民增收的新型产业,要积极支持,搞好服务,扶持村民积极开展特色药材种植与产品加工,以增加保护区村民的收入,以促进大山包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为黑颈鹤创造更为良好的栖息环境。(计扬善)

 二、生态旅游

港台旅游考察团到大山包保护区开展旅游资源考察

       2012年12月9日,由北京、天津、香港和台湾等地的旅游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在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昭阳区旅游局和大山包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大山包保护区开展旅游资源考察。

        考察过程中,专家们不仅欣赏到了黑颈鹤舞于长空、鸣于九皋的胜境,还亲身体验了鸡公山那雄奇险峻的峡谷风光,在感慨眼前这一幅幅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大山包保护区的保护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指出,大山包的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是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加强,尤其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着眼于长远,整合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将大山包打造成为高品味、高档次的特色旅游景区。(彭  川)

海内外旅游买家到大山包保护区开展旅游资源考察

        2012年12月18日,来自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地的海内外旅游买家及媒体记者200余人到大山包保护区开展旅游资源考察。

        考察团详细了解大山包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及发展思路,对大山包旅游资源及发展前景表示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大山包的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将认真研究大山包旅游项目。(李世俊)

四川青年影协到大山包保护区采风

        2012年12月30日至31日,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之都网艺术总监曹铁一行20人组团到大山包保护区采风。

        30日至31日早晨,大海子气温一度降到零下17度,整个大海子湿地被冰雪封冻。曹副主席一行对冰清玉洁、美丽如画的大海子湿地和翩翩起舞的黑颈鹤赞叹不已,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提供的生动解说和舒适的拍摄场所表示感谢。(郑远见)

大山包保护区2013年元旦迎来大批摄影爱好者

       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山包保护区瑰丽的自然风光让各地的摄影家为之倾倒。2013年1月1日至3日元旦节期间,大批摄影爱好者充分利用假期前往大山包拍摄。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摄影爱好者主要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邻省市,也有部分来自辽宁、北京、安徽等远一点的朋友,总数达千人以上。既有四川“路易行摄俱乐部”这样几十人组团的摄影团体;也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罗怀学这样的摄影大师,罗怀学的作品参加各种摄影展、摄影比赛获奖64次(幅),其中,国际级15次(幅),国家级30次(幅);更有无数业余摄影爱好者。他们深入大海子、鸡公山等地,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大山包保护区冰清玉洁的世界,抓拍黑颈鹤等越冬候鸟独特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自然画面。(郑远见)

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大山包研究游客对黑颈鹤的影响

        自2012年11月开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生博士生董好岩、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向丹凤即在大山包保护区开展游客对黑颈鹤行为影响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游客游客行为对黑颈鹤正常活动造成的影响,为制定旅游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黑颈鹤对游客的警戒记录,黑颈鹤对游客声音大小的反映及对游客服装颜色的敏感程度,调查研究游客行为活动给黑颈鹤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反应。(赵子蛟)

 三、越冬栖息

中白鹭亮相大山包保护区

       2012年12月25日16时,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勒力寨湿地巡护监测时,发现1只体长约60多公分的白色鸟儿在湿地中与黑颈鹤一起觅食。经确认是一只中白鹭。这是大山包保护区在继大海子发现大白鹭和小白鹭后,再次发现白鹭家族。中白鹭羽毛洁白,体态优雅,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郑远见/文   钟兴耀/图)

大山包保护区再次监测到2009年环志黑颈鹤

        2013年3月9日下午14:14分,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值班人员在对大海子夜宿地的监测时发现一只右脚佩戴绿色彩环、左脚佩戴红绿彩环的黑颈鹤,该鹤在大海子湿地觅食、休息,与鹤群相处和谐,未有配对情况发现。据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监测资料显示,此黑颈鹤为2009年3月12日在大山包保护区由国际鹤类基金会李凤山博士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德军博士共同环志,环志的彩环组合为左绿红、右绿,铁环号是M01—6867,环志时为一只幼鹤。

        该鹤环志放飞后,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值班人员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分别于2010年12月4日13时、2011年11月22日13时50分、2012年11月20日,在大山包大海子湿地发现这只黑颈鹤的越冬踪迹,见证了这只黑颈鹤顺利成长的过程。这只环志黑颈鹤连续四年如期返回大山包保护区越冬,充分表明它已经把大山包保护区当作它们温暖的家园。(潘绍斌)

大山包保护区监测到022号环志黑颈鹤

        2013年3月11日11:05分,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于小海坝湿地内监测到022号环志黑颈鹤。022号黑颈鹤于2012年3月6日13:10分由大山包保护区在小海坝环志,左脚黄环022,右脚金属环,环志时为成年鹤。此次监测到022号环志黑颈鹤在湿地内觅食,身体状况良好,在鹤群内也较为活跃,未见异常情况。这次自去年环志以来首次监测到该鹤,环志黑颈鹤再次回到大山包保护区,说明它已经把大山包当做其温暖的家园。(赵子蛟)

大山包保护区首次监测到白鹤

        2013年3月18日,下午15:25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大海子管理站观测到12只灰鹤并发现一只从未观察到的全身白色,嘴为黄色,腿为红色的鹤,随后工作人员仔细的观察拍照并对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确定为白鹤。

        白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9年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属于全球极危物种。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越冬地主要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大山包保护区值班工作人员在大海子黑颈鹤夜宿地首次监测到白鹤,大山包保护区又新添了一种物种。(朱 勇)

大批黑颈鹤聚拢大山包保护区

        2013年3月上旬以来,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黑颈鹤主要栖息地大海子、小海坝、长会口等地监测到大批黑颈鹤在上空盘旋后慢慢降落,黑颈鹤身上沾满黄土,与在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有所差异。

        据工作人员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观察,这些刚聚拢大山包的黑颈鹤先后约500余只,其行为和大山包的黑颈鹤不同,与保护区本地越冬的黑颈鹤很少集群,它们来自大山包保护区周边的越冬栖息地,即威宁草海、会泽、永善等地,表明周边越冬地的黑颈鹤已大批聚拢大山包保护区,即将迁飞到它们的繁殖地,结束越冬栖息生活。(道美标)

黑颈鹤出现迁飞迹象

        2013年3月14日,大山包保护区对整个保护区的黑颈鹤数量进行例行的监测统计时发现,四个夜宿地的黑颈鹤总数比3月13日减少200多只,且大海子黑颈鹤种群数量明显低于日常数据。

  近段时间以来,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数量出现整体波动,特别是3月10日以来,工作人员经常可以观察到黑颈鹤在空中盘旋,越飞越高,盘旋时间较长,边盘旋边高声鸣叫。根据多年的经验,黑颈鹤在高空盘旋长时间不肯降落,即为黑颈鹤迁徙前的表现。3月9日,工作人员观察到一群200多只来自外地的黑颈鹤经大山包保护区中转迁徙返回繁殖地,种种迹象表明,大山包黑颈鹤即将开始其迁徙之路。针对这一现象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严格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增加救助性投食数量、加强黑颈鹤等候鸟的日常监测、加大巡护力度,加强游客管理,为黑颈鹤等候鸟的顺利迁徙做好各项工作。(蔡  睿)

 四、保护管理

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获昭通市2011年度林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10月,经昭通市人民政府组织评选,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荣获“2011年度林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大山包保护区不断加强湿地生态建设,恢复湿地,改善生态环境,开展科研项目和科普宣传,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为大山包湿地获评2011年“中国最美湿地”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大山包保护区仍然面临生态系统脆弱、旅游管理不规范、人口密度大等压力,保护区管理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规范旅游活动,加强科研合作,扩大对外宣传,将大山包保护区建设成为人鹤和谐、风光秀美的人间天堂。(赵子蛟)

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职工获评昭通市2011年度林业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10月,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李世俊、郑远见2名同志以突出的工作表现,被昭通市人民政府评为“2011年度林业工作先进个人”。大山包保护区2名同志获市政府表扬,将激励大山包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为昭通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赵子蛟)

钟兴耀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称号

        为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激励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者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1月,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七个国家级部门对在自然保护区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做出了表彰,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钟兴耀同志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称号。(王 毓 )

大山包保护区救助黑颈鹤抵抗严寒

         2012年12月以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遭遇低温极寒天气,殷家碑海子、中海子、大海子、跳墩河等湿地被冰雪覆盖,湖泊封冻,严重影响了越冬黑颈鹤的正常生活。为了有效解除食物短缺和饮水困难对黑颈鹤造成的威胁,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及时启动了黑颈鹤救助预案,为越冬黑颈鹤提供投食、给水等救助。

        保护区管理局分别在大海子、勒力寨、小海坝、长会口四个黑颈鹤夜宿地展开投食救助,一是将保护区管理局已经准备好的7吨黑颈鹤爱吃的玉米,分别转运到上述四个管理站,由各管理站护鹤员按计划每天背到黑颈鹤夜宿地投放;二是在冰雪封冻严重的时候,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地方破冰,为黑颈鹤提供饮水安全;三是保护区管理局值班工作人员和各管理站护鹤员加强了巡护管理力度,对黑颈鹤进行密切监测,发现情况立即处置;四是计划于春节后再准备5吨玉米为黑颈鹤补充食物,同时对大海子周边黑颈鹤食物补充基地的100亩土豆地进行翻耕,为黑颈鹤补充食物,为迁飞作体能储备,确保越冬安全。(郑远见)

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在核心区内安装警示语标牌

        为了促进大山包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规范游客行为,降低游客对黑颈鹤及栖息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大山包湿地,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于2012年12月14日,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和鸡公山旅游亚区内安装了25块警示提示标牌。

        此次安装的25块警示语标牌,主要包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文明观鹤、讲究卫生及严禁非法猎捕、运输和贩卖野生动物等内容,语言简洁优美,语气委婉,富于人性化。旨在倡导游客及周边的村民自觉爱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以高雅、文明的行为举止来减少人类活动对黑颈鹤等越冬水禽的干扰,以实际行动参与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和谐发展。(彭  川)

大山包保护区加强2013年元旦期间安全巡护管理

        2013年元旦节期间,数千游客充分利用假期,前往大山包欣赏美丽的高原湿地风光和鸟类熊猫-黑颈鹤,给保护区管理带来不小压力。大山包保护区管理所全体出动,及时加大巡护管理力度,确保保护区节日平安和谐。

        保护区工作人员重点加强了大海子、嘴屋基、小海坝、长会口、大牛窝等重要湿地和游客较密集的地点进行了巡查和看护管理,进行安全排查;对违规进入湿地与草山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引导;积极向大家宣传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耐心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争取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有效维护了保护区的平安和谐。(郑远见)

大山包保护区遭遇历史罕见低温天气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遭遇历史同期最低温度的极寒天气过程,大海子、中海子等地连续出现零下19度低温,红旗梁子等局部地区达到零下20度以下,创成立保护区以来同期最低温度。

        持续的极寒天气过程,造成保护区内大量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大山包游客数量因此较往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低温极寒天气造成保护区电力设施受损,保护区从2012年12月28日开始停电,经电力部门抢修后于元旦节恢复供电,但仍有部分村庄发生断断续续的停电情况;保护区建于中海子的科研培训中心的供水管道被全部冻裂,水从墙体中渗漏冰冻,供水全部中断。受水管冻裂渗水和冰冻影响,保护区科研培训中心供电系统全部陷入瘫痪状态,无法正常供电;另外,保护区大海子管理站的供水系统也全部封冻,值班人员只能到附近农户家和水库中取水工作和生活;停水停电,给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为不便。同时,极寒天气也给保护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部分农户的自来水管等基础设施和洋芋、蔓菁等粮食也被冻坏;外出赶集车险路滑,生产生活用品短缺;牛、马、羊等牲畜无法在野外觅食,只能靠主人提供有限的蔓菁和燕麦秸秆充饥。

       寒情发生后,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积极行动,分别于2012年12月30日、31日和2013年1月8日先后组织了217袋(箱)爱心捐赠的衣服等物品转运到车路村的大村子、锅底凼、勒力寨、吊水岩、交子沟、蒋家屋基,马路村的小岩洞、岩洞坪子,以及老林村的筲箕湾等地发放给当地衣衫单薄的困难群众;加强了安全巡护管理力度,对游客比较集中的大海子展开重点巡护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