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音符    周雄/摄】

        二十年前,那是一个冰封雪冻的寒冷的日子,在滇东北高原上的一个名叫大山包的地方来两个人,一个人胡子拉碴,他是个摄影爱好者;一个人稚气未干,他是个诗人。他们都穿着防寒服,带着毛帽子,脚蹬一双反帮皮鞋,他们此行的目的,一个是去拍摄高山雪景,一个是来感受生活,希望激发灵感写出好诗。

        天空的云层在缓缓的移动,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太阳神的金剑拨开了一条缝,开始把它的金色的剑光投向高原上的这雪山、湖泊、村落,使这银装素裹的山水显得分外的明亮洁白,云层逐渐被阳光推移着远去,蓝天露出了它那无比湛蓝洁净、清爽的容颜。于是空气显得不那么冰凉而是如此的清爽宜人。在这群山之间有一个湖泊,湖泊中间有两块分开的岛屿,此地人称之为“跳墩”,这个湖也就被称为跳墩河湖。起初,跳墩湖上迷漫着一层雾气,使其周边的景物有些朦胧,随着太阳光的散射逐渐变为普照,跳墩湖上的景物便逐渐清晰起来了。

        这湖泊开始甦醒了。这时摄影家和诗人逐渐走近它,他们突然发现在远方在跳墩湖的边上,出现了类似五线谱的那几根直线和起伏其间参差不齐的有着韵律的音符,安静!安静!真是安静得太安静,太美了!接着,一阵隐秘的乐曲似乎轻轻地奏响了,有各种乐器配合的演奏,如天籁之音传来。摄影家和诗人心中涌起一阵狂喜。摄影家开始了迅疾的拍摄,而诗人也高声地吟哦出他心中酝酿的诗句,跳墩湖上的浮冰在太阳照射下反射出强烈的光,而岸边的“五线谱”却开始变化起来,他们由一个个音符变成了一只只高雅的颈上带着黑色光环的精灵。他们有的像舞女翩翩起舞,有的像文人雅士昂着头高视阔步,有的又像情侣相依相拥在一起……突然之间一阵精灵扑腾腾地展翅飞起,这些音符刹那之间变成了翱翔于蓝天之下的乐曲,它们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平缓,美不胜收。摄影家和诗人就在这从音符和乐谱到乐曲奏响的过程中沉醉沉迷欢畅欢乐继而沉思,他们感到此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带着黑色颈环的精灵便是黑颈鹤!这次摄影家和诗人与这些精灵的不期而遇,使得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与这些精灵一脉相通,这就是崇尚自然,在自然和谐与构思中获得生命的自由和美的享受,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解放与升华,这便是生命的价值,而这一次与这些精灵的相遇便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摄影家和诗人在归途中相互倾吐着自己的思想感受,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畅谈着相互的理想与追求。于是,他们作出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要为保护这些黑色脖颈的精灵和他们相依为命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于是,他们在回到城市之后便发起组织了一个“中国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二十年来,他们为保护黑颈鹤宣传、筹款、投食,同时也为保护大山包湿地作了种种工作。二十年来,为保护黑颈鹤,他们不停地跋涉于大山包的崇山峻岭之中、跋涉于城市乡村,“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不断壮大,成为各行各业老中青参与其中的一个响誉海内外的民间组织。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成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块湿地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同时还批准成立了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为重要的是,二十年飞到昭通越冬的黑颈鹤从原来的数百只发展到了一千四五十只。随着公路的修通和改造升级,大山包已成一块国内外宾客的旅游胜地。大山飞舞的精灵、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以及雄奇的鸡公山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美景。

        如今摄影家已经头发花白步入了古稀之年,诗人的黑颈鹤散文诗已成为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精神佳酿。然而每年冬天,他们都会不辞辛苦的跋涉去到大山包和那些如约而至的黑颈鹤精灵相会,摄影、作诗、饮酒,流连于湖光山色之间。

         2018年9月11日于北京

        (作者刘廉昌系本会名誉会员、原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昭通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