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主体: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保护模式:在地保护行动|公众参与|传播倡导|资金支持机制|传统知识

保护对象:淡水与湿地生态系统|鸟类

地点:昭通市大山包

案例简介

        昭通市4县(区)共有19个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由于高原气候严酷,食物短缺,“人鹤争食”及“人鹤争地”矛盾显著,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协会成立23年来连续不断实施了“黑颈鹤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教育项目”。

        一、宣传倡导保护黑颈鹤及其栖息地生态的重要性:

        1.针对村民:利用宣传展板向当地村民宣传普及黑颈鹤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知识,发放协会编辑出版的会刊《黑颈鹤》(至今共出版148期)以及湿地保护知识彩色宣传折页。

        2.针对学生:开展保护黑颈鹤及湿地生态环境知识讲座,面向学生开展黑颈鹤保护相关主题绘画和征文。

        3.针对社会各界人士:创办黑颈鹤保护协会门户网站(http://www.hjhbh.com,至今访问量达248万人次)以及“黑颈鹤”微信公众号(共发布81期500多篇消息),组织志愿者参加“亲近自然关爱自然”为主题的爱鸟护鹤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保护理念和引领时代风尚。

        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解决“人鹤争地”问题:

        协会持续16年32个学期募集资金金额6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983人次,投入资金106万元修建便民桥、教学楼等,为村民搭建免费义诊平台,让当地村民享受到环保带来的好处,从而发自内心保护黑颈鹤。

        三、聘请村民对黑颈鹤进行人工投食,解决“人鹤争食”问题:

        协会积极争取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援助和支持,聘请当地村民作为护鹤员投放6万多斤食物。

        四、协助开展科研工作和提供决策信息:

        协助大唐集团风电场、中南集团光伏发电场以及省内科研机构对黑颈鹤进行监测,撰写环评报告;提交政协提案,参与当地政府决策等等。协会成立23年来,持续推进黑颈鹤栖息地保护宣传工作,昭通市境内最大的黑颈鹤栖息地大山包1992年的黑颈鹤数量仅350只,截至2021年1月,黑颈鹤固定栖息数量为1680只,黑颈鹤栖息地的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团中央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协会23年来持续不断多措并举,使大山包黑颈鹤的数量由1992年的350只增长至2021年1月的1680只,大山包成为了全球黑颈鹤东部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保护了黑颈鹤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大山包沼泽湿地面积占全省沼泽湿地面积的22.35%,其含有的泥炭沼泽为重要的碳储存库;大山包共有鸟类134种,包含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4种;昆虫223种,其中1新亚种、1中国特有种和10个中国新纪录种;植物72科,197属,358种等等;黑颈鹤栖息的沼泽湿地能有效涵养水源,阻截泥沙,大山包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对金沙江下游的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8年12月4日,为非盈利性民间组织,以保护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熊猫”黑颈鹤为宗旨拓展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为终极目标。23年来,协会组织和个人共获得“2005首届中华慈善奖”、“2010年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5年度首批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近30项荣誉,为中国西南地区珍禽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