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 王志红
(2025年11月8日)
尊敬的各位志愿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当大山包的第一场雪悄然来临,当风的信使掠过跳墩湖泛起银色的涟漪,我们知道,又一年的鹤之季候如约而至。
27年前,也是这样的季节。1998年12月4日,滇东北大山包发现黑颈鹤的第十个纪念日,一群怀揣绿色梦想的人,在滇东北高原的风中点燃了一支精神的火炬。那火焰如此微弱,却足以温暖此后一万个晨昏;那声音如此轻柔,却在此后的岁月里,汇聚成一曲穿透云天的鹤鸣。你们这些素不相识却血脉相连的名字把27年的光阴,种在了海拔三千米的土地上;你们把青春的誓言,刻进了黑颈鹤每一次振翅的轨迹里。
27年,足以让一个孩子从蹒跚学步到而立之年,足以让一座山从荒芜到葱茏,也足以让一种精神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1998年12月,我参加工作,我的工龄正好和协会同岁,我与鹤之缘不浅。那时我曾有幸参演了王勇先生创作的《鹤舞高原》,我们用诗画舞蹈的形式让鹤之灵性与高原之魂在舞台上相遇。协会成立三周年,我与王昭荣先生在昭阳城罗炳辉广场共同主持了庆祝活动。我清晰记得,协会成立之初,第一任主席孙德辉先生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风雪中艰难独行;我在昭通人民广播电台将王昭荣主席创作的文学作品《用爱订做的天堂》在收音机里播出,收到许多听众来信表达喜爱和崇敬。他们,像高原上最早的拓荒者,用镜头捕捉鹤的倩影,用文字唤醒沉睡的良知,用脚步丈量着人与鹤的距离。没有经费,自掏腰包购买玉米和土豆;没有护鹤员,就亲手培训当地的村民;没有宣传阵地,就创办了《黑颈鹤》《绿色风》《爱之源》等精神的园地。150多期刊物,500万字的作品,上万张图片,这是在纸上重建的鹤之王国,更是你们用心血浇灌的精神家谱。王昭荣先生也会将每期报刊寄给我,我在广播里播出,如今在牟延安主席的带领下开办了微信公众号,昭荣兄也依然会将重要的推文与我分享。一年又一年,你们如此执着地用文字作画,用镜头写诗,用行动谱曲,在大山包这片土地上,完成了一场生命与美的双重守护,令人钦佩。
是什么支撑你们走过27年?我想,答案就在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四季的轮回里。黑颈鹤从1992年的200多只,到2025年的2200多只,当国际鹤类基金会公布全球黑颈鹤种群从6000只增至16000只时,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黑颈鹤从”濒危”名录一路下调至”近危”时,这些数字的背后,也有你们在鸡公山上捡拾的每一袋垃圾,你们的每一次弯腰,多少次在泥泞中艰难跋涉的贡献。
你们坚持理事会决策,把每一分善款都晾晒在阳光下,让每个会员都成为主人翁;你们拓展工作领域,从单纯的保护鹤群延伸到助学济困、医疗救助,你们深知:只有让保护区的百姓感受到环保带来的福祉,他们才会真正成为守护鹤群最前线的战士。这种”人本”的环保观,让你们的行动超越了简单的物种保护,升华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朋友们,站在第27个年头的门槛上回望,我们看见的是一条由脚印、汗水与爱心铺就的长路。这条路,从大山包蜿蜒而出,伸向黑颈鹤迁徙的每一个驿站。这条路,从昭通出发,走进了所有关心生命与生态的心灵。
而作为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我们深知,你们的每一步前行,都是我们工作的基石。你们用热血唤醒社会良知,我们用制度固化保护成果。正是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志愿者先行”的模式,让大山包从一片普通的高原湿地,蜕变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黑颈鹤种群密度最大的越冬圣地。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之路永无止境。当2200多只黑颈鹤在天空划出优美的弧线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让这片珍贵的湿地永葆生机?如何在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间找到黄金分割点?如何让”人鹤争地”的矛盾在发展中得到根本化解?这些课题,需要保护区、协会及全社会共同继续携手,以更大的智慧、更强的定力去破解。
亲爱的志愿者朋友们,27年,你们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高原,献给了鹤群,也献给了内心那份最纯粹的召唤。你们没有薪水,却拥有最丰厚的精神报酬;你们没有编制,却形成了最牢固的价值共同体。
你们用实践证明:真正的环保,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而是脚踏实地的生命实践;不是孤立的专业行为,而是与扶贫、教育、文化等交织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一代人的短暂激情,而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希望我们以“小鹤学堂”为载体,开发更多沉浸式、互动式环保教育项目,让生态文明理念扎根人心;同时探索“生态+产业”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双促进。
让我们继续相约——
相约在下一个雪季,为鹤群投下第一捧粮食;
相约在下一个春天,为孩子们讲述鹤的故事;
相约在下一个十年,让黑颈鹤的舞步更加从容;
相约在永恒的未来,让人与鹤、人与自然,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最美的重逢。
最后,我代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衷心祝愿并希望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以27周年为新起点,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务实的行动,为黑颈鹤守护一片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让我们携手同行,让黑颈鹤的倩影永远翱翔在昭通的蓝天!谢谢!










